錠數因設備不同,一般為9~100錠不等,編織的基本工藝流程為:漂染—卷緯—織造—落機開剪—包裝。1960年開始,對編織機進行多次技術革新,主要有桃板直徑放大,安裝斷橡筋自動停車裝置,鐵錠改為尼龍錠子。這些設備上的改進,使車速提高到160~190轉/分,看臺率增加一倍,產品質量大為提高。
編織不但可織帶,還織繩。管狀帶是編織繩的一種,直徑1~4毫米的稱繩或繩線,直徑大于4毫米的又稱繩索,直徑大于40毫米的一般稱為纜或纜繩。1989年,行業引進日本八股纜繩生產線設備,于翌年生產出聚丙烯八股纜繩,產品獲GJ銀質獎。
針織
70年代,針織經編、緯編技術,已廣泛應用于針織織帶。1973年,試制成功針織尼龍寬緊帶。1982年,開始引進意大利鉤編機,工藝先進,生產品種廣,特別適應薄型裝飾類帶織物,如花邊、松緊帶、窗紗、裝飾帶等?;竟に嚵鞒虨椋浩尽j筒—織造—整燙—包裝。
70年代前,消防水帶管坯用平織機編織,管坯口徑尺寸變形大,產量低。1974年下半年,行業組織管坯織造研制小組,根據針織的原理,采用經緯梭織,依靠成圈紗在成圈過程中,利用成圈紗的圓柱與沉降弧,將不交織的經紗與緯紗連結成一個整體,而成為襯經襯緯管狀針織物,產品涂塑出水管及高壓消防水帶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居全國之冠。
以上這些有關織帶的發展總結,不知大家在看完之后都學到了多少知識呢,其實這些知識對于很多不熟悉的人們來說知識的普及,也是很大的幫助,所以大家對于以上這些知識都好好看看吧。
來源:針織布料回收公司http://www.xdfjcz.com/